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单位2023年校园招聘
一、单位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 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 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 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 97 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学校设19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医院5所。有教职工18312人(其中大庆校区503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5732人(其中大庆校区7735人),研究生847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52人,硕士研究生6622人),留学生2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41人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龙江学者”32人,享受黑龙江省特殊津贴3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41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
学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9 个、二级学科授权点 66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1 个、二级学科授权点 6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个,本科专业 30 个。国家重点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 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35 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 9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 个。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学科 8 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始建于 1949 年,在哈尔滨卫戍医院原址上建立,最初命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54 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传承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和中国工农红军卫校的红色基因、开放基因和创新基因,世界首创的应用亚砷酸治疗 M3 型白血病、世界首创的劈裂式脾移植治疗甲型血友病、世界首例同种异体全前臂移植和全国首例角膜移植手术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着中国医学的进步。
医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和平急结合救治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院。设有南岗院区和群力院区两个院区,承担着副省级以上领导及重要外宾的保健、诊疗任务,医疗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16 年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称号。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54 个临床科室,120 个病区,开放床位 4,800 张,年门诊量近 300万人次。普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西医结合科是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拥有 18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黑龙江省首批临床研究中心,24 个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是国家卫健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重点联系医院。2019 年度、2020年度、2021 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位列 A+。现有员工 5,600 余人,长江学者 2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青年长江学者 1 人。2020 年启动「优青」和「杰青」资助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医院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专业,设有 26 个教研室、5个教研组,医院承担五年制、「5+3」一体化、留学生、研究生、成人教育等临床教学任务,在院学生 3,000 余人,年均接收进修医师 500余人。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 147 人、硕士生导师 377 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创建于 1954 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 5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3 万平方米,拥有 1 个门诊部、11 个住院部及 4所「院中院」——风湿病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五官医院、糖尿病医院。全院职工 4,534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008 名,正、副高职 930人,博士生导师 62 人,联合博导 2 名,硕士生导师 346 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8 人,「龙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1 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 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开放床位 6012 张,年出院病人 20 万人次,年手术例数 11万人次,年门诊量 200 万人次。医院设有 44 个临床科室、16 个医技科室、103个病房;拥有国家新药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肌缺血和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器官移植中心、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中心、血液净化中心、风湿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研究所、黑龙江省麻醉与危重病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麻醉基础理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医院拥有PET-CT、伽玛刀、X 刀、3.0TMRI、256 排螺旋 CT、2.0DSA、ECT、双版 DR、蔡司手术显微系统、直线加速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3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1 个,三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33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 1 个,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 31 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
始建于 1972年,是黑龙江省唯一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 23.36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3,488 张,年诊治 70万人次,出院 13 万人次,年手术 3.6 万例。拥有 48 个临床科室,16 个医技科室,12 个教研室,5 个研究所。现有职工 2,524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 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 人,龙江学者 4 人,青年龙江学者 1 人,博士生导师 91 人,研究生导师 311 人。医院是迄今为止国内单体占地面积最大、实际开放床位最多的肿瘤治疗基地,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肿瘤专科医院第一方阵,是东北地区肿瘤专科龙头医院。
医院是肿瘤学、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黑龙江省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黑龙江省癌症中心、黑龙江省肿瘤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东北三省首家获批的精准医学中心。设有黑龙江省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宫颈疾病、骨与软组织肿瘤、胃部肿瘤、肿瘤介入治疗等16 个诊疗中心。
肿瘤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的综合能力居全国前列,一直倡导多学科协作,整合各科室医疗资源,开展MDT,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能力居全国前列,开展门诊放化疗、日间诊疗、肿瘤 MDT工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拥有全国首台顶配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辅助光学全高清 3D内窥镜系统、全高清腹腔镜系统能开展肿瘤外科的微创手术治疗。放疗科拥有国际领先的 Versa HD、Infinity、Vitalbeam,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 (TOMO Therapy Hi•Art)、伽玛刀(GammaKnife)头部治疗系统,东北首台术中放疗设备,开展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V-MA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S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FF(极速放疗技术)、SRS(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放射治疗技术。诊断设备方面拥有五维全息智能64 排 128 层数字化 PET/CT、双梯度 3.0T 核磁共振系统、双源 CT、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等国内先进诊断设备系统,能为肿瘤的精准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始建于 1902 年,原名中东铁路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历史底蕴。2004 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占地总面积 40 万平方米,江南院区 8 万平方米,松北院区 32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2,889张,现有职工 3,573 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专家 1,409 人。
医疗方面,医院设置三级学科 39 个,89个临床病房,医学影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所在科室。泌尿外科、产科、呼吸科、感染科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省级医疗质控中心 8个,包括医学影像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药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牙周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介入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手显微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黑龙江省血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黑龙江省肥胖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级诊疗中心8 个,包括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微创治疗中心、微创整形美容中心、放射性核素诊疗中心、手足显微外科与骨创伤治疗中心、创伤骨科及脊柱外科治疗中心、黑龙江省分子精准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
医院以「建设全面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医院」为办院目标,引进大批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TOF-PET/CT/MR、640层 CT(2 台)、256 层微平板 CT、第二代宝石能谱 CT、3.0T 磁共振(4 台)、1.5T 磁共振(2 台)、IGRT放疗仪、DSA(7 台)等。形成了全球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特色微创外科体系,在黑龙江省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输尿管癌、膀胱癌、肾癌根治术,食道癌、胃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肝脏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子宫双附件切术,肺叶切除术等。开展国际先进的分子影像诊断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科研方面,医院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 370 余项,获批经费超过 2.5 亿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 86 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1项(原 973 计划、资助经费 2,385 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资助经费 2,100 万元)、国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 1项(资助经费 7,133.77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 1项。省级重大研发、重点、杰出人才类项目 19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励 5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各 1 项,累计发表 SCI 文章 930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也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系所在医院,拥有黑龙江省儿童血友病诊疗中心、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以构建东北亚创新医学中心为定位,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秉承「守德尚学 敦医笃行」的院训,以立德树人、传承伍连德精神、践行巴德年思想、立牢「学生、学者、学术、学风」为理念,以「患者至上、员工至尊、医德至善、技术至精」为核心价值观,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医疗中心」为最终目标。
依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精神,于 2022 年 7月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进行整合,并将哈尔滨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新生儿科、儿内科、儿外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等一系列学科迁至六院。整合后医院占地面积16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 1,400 张,其中江南院区编制床位 900 张,江北院区编制床位 500 张,现有职工 1,616 人。两个院区统一规划,错位发展,以龙江妇女儿童健康保健、疾病防治为重点,以建设省内一流特色学科,以切实提高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临床专科设置齐全,有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外科、小儿骨科、新生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感染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乳腺科、心外科、胸外科、NICU(新生儿重症医学科)、PICU(儿科重症医学科)、行为发育科、妇科、产科、皮肤科、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构建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辐射全省及周边省份,形成妇儿疑难复杂、罕见病及危重症转运救治网络。
医院拥有医学影像科等 7 个省市领军人才梯队、国家级儿科、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 12 个基地,以及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教学经验的博导、硕导多人,能够引领主要疾病的临床研究,及时做好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检查项目齐全,配备有超高端悬吊 4D 动态 DR 机,Hologic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飞利浦最新一代 256排领航智慧 CT 以及目前最先进的西门子 3.0T 磁共振 Skyra。治疗相关设备包括西门子最新移动骨科 C 型臂,西门子智能血管造影系统Artis zee III floor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200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后,进一步提升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
大庆校区现有专兼职教师914人,其中龙江学者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人文社科系、医学信息学系、精神卫生学院、体育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等10个教学院(系、部)。建有1个中心实验室,9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10个科研平台,实验室总数93个。建筑总面积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07亿元。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护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级重点学科。大庆校区现有22个学科专业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设置13个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四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重点专业。截至目前,在校生总数8000余人。学校设有6个临床教学医院,为学生临床专业教学及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和充足的资源平台。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以上,标志着大庆校区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二、招聘岗位
三、福利待遇
(一)项目博士后
1.享受基础年薪 25 万元(含省博士后津贴 10 万元),经学校评定给予年度评优奖励,最高额外奖励年薪不超过 15 万元,即最高可获得年薪 40 万元;
2.项目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职工同等待遇,可参与职称评聘;
3.出站评定优秀者,学校将优先录用。
(二)优秀人才岗位
1.享受学校“青苗破土”计划,提供一次性科研经费 10 万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科研资助;
2.纳入编制内管理,享受在编职工同等待遇福利;
3.提供一次性安家费 10 万元。
(三)其他岗位
1.博士研究生编制内接收(大庆校区岗位均编制内接收);
2.享受省里统一福利待遇。
四、投递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投递简历
五、联系方式
哈医大校本部:0451-86661657 hr@hrbmu.edu.cn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0451-5362321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0451-8660526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0451-86298118、8629855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0451-8257690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0451-56183602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18345993321、0459-2796721